今年夏天,西北游再度成为旅游市场焦点。
据旅行预订数据显示,今年暑期西北游产品预订量,同比去年增长3倍以上。
用户平均消费金额同比上涨超160%,高星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75%,租车自驾游的预订量也同比增长300%以上。
据各省相关数据统计:
陕西省2024年累计接待国内旅游8.17亿人次、旅游总收入7668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14%、16.5%;
甘肃省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4.51亿人次、旅游总收入3452亿元,分别同比增长15.9%、25.7%;
宁夏回族自治区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8124.96万人次、旅游总收入766.45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16%和17.65%;
青海省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5378.3万人次、旅游总收入516.59亿元,均同比增长20%以上;
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,2024累计接待游客3.02亿人次、旅游总收入3595.42亿元,同比增长14%和21%。
值得关注的是,西北游文旅的爆发并非偶然。
2023年陕西省文旅厅,特邀奇正沐古创始人孔繁任老师,为全省处级干部开展文旅品牌专题培训。
培训由孟祥国副厅长主持、郑晓燕副厅长参会,足见政府层面对专业策划力量的高度重视。
而作为“中国西北游,出发在兰州”的战略提出者,奇正沐古见证了兰州文旅12年间的跨越式发展。
从2012年150亿元旅游产值,到2024年突破828亿元,实现5.5倍的指数级增长。
看到这样的成绩,奇正沐古为西北游的火热感到高兴,也深感自豪。
今天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,兰州旅游的发展策划,揭秘5.5倍增长背后的文旅品牌大战略。
兰州印象:西北跳马走卒的一条小河
长期以来,公众对兰州的印象,一直以来都是西部边陲城市。
对其认知长期停留在一碗拉面、一条黄河、一本《读者》上。
相较于周边城市,兰州既无西安的文化积淀、太原的资源禀赋,也缺乏内蒙古草原的壮阔景观、吐鲁番的特色风情,甚至丝绸之路核心区也落在酒泉、张掖等地。
作为旅游目的地,兰州没优势可言,曾被自嘲为"西北开发棋盘上的一条小河"。
战略破局,变旅游目的地为出发地
奇正沐古接到项目后,通过市场调查和实地走访,结合周边城市的情况,采用了逆向思维:当自身没有优势,就应该跳出审视自我的格局,站在一个更大的格局上,去思考和重新定义自己。
“跳出兰州看兰州,立足西北定兰州。”
换个角度看待自己、选对位置发声,站在整个西北旅游开发的高度俯瞰看兰州,一切大不同。
奇正改变兰州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定位,而将其定义为西北旅游的出发地,规划了从兰州出发的7条旅游线。
西线:丝绸之路文化带(武威-张掖-酒泉-敦煌-吐鲁番-乌鲁木齐)
南线:回藏草原风情线(临夏-甘南-郎木寺-九寨沟-黄龙)
东线:寻根访祖文化线(秦安大地湾-伏羲庙-法门寺-西安-洛阳)
北线:黄河奇观体验线(白银景泰黄河石林-中卫沙坡头-银川-包头)
东北线:黄土风情探秘线(平凉-庆阳-延安宝塔山-壶口瀑布)
东南线:锦绣自然观光线(陇南-广元-成都)
西南线:青藏天路探险线(塔尔寺-青海湖-格尔木-西藏)
一句话圈下全国的1/4:中国西北游,出发在兰州
“中国西北游,出发在兰州”,战略口号的核心在于"出发"二字。
“出发”是开始、是行动、是对美好前景的向往与希冀。
兰州的区域形象之旅从“西北游”出发,让人心动并充满想象。
这句话出来后,省委市委领导给予了高度的肯定,并评价说:一句话让兰州回到了西北开发的帅位上。
省领导在视察时更高兴地说,围绕“中国西北游,出发在兰州”的大战略,要将兰州打造成西北的物流及信息中心。
打造兰州旅游,完整品牌体系
奇正沐古为兰州文旅,打造了完整品牌生态系统。
logo设计:它全新设计的兰州旅游LOGO,构建品牌宣传推广的规范化体系,荣获2015年日本CI设计大奖,成为城市视觉符号。
产品开发:依托LOGO创意,奇正团队顺势开发了特色旅游商品与纪念品系列,实现"可带走的兰州记忆",让旅游成为带动形象传播的扩音器,让旅游推动城市发展。
国际传播:借势"兰州国际马拉松",将全新品牌形象推向全球舞台。
全民营销:市委发文要求全市各单位,更换统一视觉标识的名片,推动品牌口号,渗透至游客接触的每个环节。
经过这次营销,兰州旅游不仅连续3年保持了每年近50%的增长,创造文旅行业增长奇迹!
更是让“西北游”的概念深入人心,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出游首选。
这场战略证明:当城市跳出固有认知框架,以更高维度重新定义价值,便能将地理劣势转化为战略优势。